答案1
钦州港钦州港自然条件
风况:季风气候明显,年受台风影响次数为2.4次,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翌年3月盛行偏北风
降水:降雨集中在夏季,6、7、8、9的雨量占全年的66.7%
冰况:终年不淤不冻气温:全年平均气温21.9度
潮汐:为非正规全日潮一月内全日潮约为19-25天,期于为半日潮
潮流:浪差大、流速大、潮流具有往复流特征
助航信息
锚地:港外锚地设在航道进口处西南5.6千米水域,万吨级船舶可在次抛锚待命,锚地面积1.6X1.6平方公里
航道:万吨级航道长13.5海里,水深-6.6米,潮汐属不规划全日潮,平均潮差3.5米,最大潮汐5.7米,乘潮可进出载货3万吨左右船舶。通过国家论证的5万吨级航道(设计水深-11米)已于1999年建成,载货10万吨左右船舶乘潮可进出。
[编辑本段]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概况
钦州燃煤电厂工程建成后效果图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湾北部的钦州湾内,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是我国西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水域宽阔,风浪小,来沙量少,岸滩稳定,具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处于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沿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置,距广西首府南宁仅128公里,东南距海南省海口市149海里,到越南海防港163海里,距香港456海里。大西南货物从钦州港进出,铁路运距比湛江港短约145公里(走黔贵线)、294公里(走南昆线),比广州港短约517公里(走黔贵线)、667公里(走南昆线),是我国大西南、湘西、鄂西地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开发区内的钦州港于1992年8月动工建设,1994年1月简易投产;1997年6月,钦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0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在《广西南北钦州防区域经济规划纲要》中,将钦州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把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
根据地质勘察情况表明,钦州港天然深水岸线63公里,内湾深槽天然水深一般-15—-22米,最深处达-28.5米,避风、回淤小、港池宽、潮差大,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规划10个作业区,可建l—30万吨级深水泊位200个,其中10—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多个,25—30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一、总体规划
根据地质勘察情况表明,钦州港规划岸线约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4.6公里,内湾深槽天然水深一般-15~-22米,最深处达-28.5米,避风、回淤小、港池宽、潮差大,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规划12个作业区,可建1~30万吨级深水泊位约200个,其中10~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多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地质勘察成果还表明,钦州港湾外三墩、大面墩和大风江口附近岩面标高均在-24米~-26米以下,可建设25~3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多个。
二、航道现状
目前,钦州港投入使用的西航道为万吨级航道,设计水深-10.03米,全长24.4公里,可进出载货2万吨级左右的船舶。
投入使用的东航道为3万吨级进港航道,全长33.3公里,设计底宽110—120米,低标高-8.9米,设计水深-12.3米,乘潮可进出5万吨级船舶。
为了大型石化、能源等大型临海工业项目的大吨位码头配套建设,钦州港开工扩建10万吨级深水航道。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设计总长30.7公里,由内段航道、大榄坪段航道、三墩段航道及南段航道组成,轴线基本沿现有的3万吨级航道轴线布置,向两边拓宽。航道设计底标高为-13米,水深16.43米,其中乘潮水位3.43米,乘潮保证率为90%。除三墩段航道设计底宽为190米外,其他段航道的设计底宽为160米。工程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9.38亿元,计划于2006年6月竣工投产。
钦州港装备有先进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为船舶进出港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三、码头现状
(一)已建码头
目前钦州港已建成投产的码头有: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0万吨原油接卸泊位2个5000和3000吨吨成品油泊位各2个;钦州港一期万吨级泊位2个;二期5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东油沥青5万吨级油气泊位1个;开盛5万吨级油气泊位1个;中石化3万吨级油气泊位1个;广明万吨级油气泊位1个;华润红水河5万吨级泊位1个;国星5000吨级液化气泊位1个和中山港务等一批中小型码头。全港已形成年吞吐能力超过800万吨。
建成投入使用仓库12.5万平方米,堆场50万平方米,各种储罐容量31.7万立方米,其中植物油储罐6.1万立方米,散装沥青储罐3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21.4万立方米,液化气储罐1.2万立方米,食糖储备仓8.8万平方米。
(二)在建码头
目前,钦州港在建码头有:天盛7万吨级煤码头泊位1个。
(三)拟建码头
钦州港三期工程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5万吨级散货泊位2个(水工部分按10万吨级设计);15—20万吨级矿石泊位3个;1~4万吨级泊位5个;电厂10万吨级散货泊位1个;金桂工业园项目配套2~5万吨级泊位5个;广西东油公司10万吨级码头1—2个;三墩25~30万吨级码头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
目前,钦州三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工可论证、地质钻探、海域使用论证和环评等前期工作,并已完成3个泊位的水工建筑物设计招标工作。
四、发展前景
随着钦州港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港口临港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有不少大型的石化、冶金、能源、造纸等项目落户钦州港。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推进,将极大地促进钦州港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钦州港将跨进亿吨级世界大港行列,同时形成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进而发展成为工业、生态、旅游、人居协调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据海关统计,2008年1-5月,外省企业从钦州口岸进出口货值达495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9.1%。其中出口4486万美元,增长1.5倍,占进出口总值的90.5%。
据海关方面分析,外省企业在钦州口岸的进出口特点突出,一是西南企业是钦州口岸进出口主力军。1-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企业经钦州口岸进出口4391万美元,占同期外省企业在钦州口岸进出口总值(下同)的88.5%;福建企业异军突起,1-5月经钦州口岸进出口66.3万美元,增长2.2倍。二是以肥料和建材出口为主。重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铵分别出口1567万美元、2109万美元,占74.1%,均为净增长。同期,花岗岩出口表现强劲,共出口66.3万美元,增长2.3倍。三是主要出口到东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1-5月,外省企业在钦州口岸出口到越南、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1232美元,占24.8%;对巴西和斯里兰卡出口均为净增长,分别为2143美元和652美元,分别占43.2%和13.1%。
海关同时介绍,近年来在钦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联检部门以及港口管理部门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打造西南出海大通道作了很多努力。2007年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1206.3万吨,2005-2007年吞吐量平均增速为26.1%,外省企业经钦州口岸进出口货物也以每年超10万吨,年均37%的速度快速增长,钦州港的区位优势正逐步体现